5月15日,3D打印混凝土材料与结构国际会议-2021(3DPCMS-2021)在南京举行。本次学术盛会由东南大学与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共同主办,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与南京绿色增材智造研究院承办,同济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3DConcrete协办,会议得到了华润水泥与拉法基豪瑞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东南大学丁辉副校长,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徐永模会长,大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澳门大学李宗津教授等嘉宾分别在线下及线上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作开场致辞。大会开幕式由大会组委会主席东南大学张亚梅教授主持。
丁辉副校长首先对各位参会嘉宾的到来致以热烈欢迎,并对东南大学的3D打印混凝土的相关研究及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相信本次会议将促进3D混凝土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中国建筑业的智能建筑水平,并更好地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徐永模会长概括了3D打印混凝土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他表明3D混凝土打印技术为混凝土和水泥基产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希望能够在本届国际会议上获得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以实现智能、自动、高效、节能和低碳的3D打印混凝土建造技术的发展。
李宗津教授再次热情欢迎了到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并期待大家在本次大会期间就“3D打印混凝土材料与结构”方向展开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随后,分别由密西根大学Victor C Li 教授、澳门大学李宗津教授、亚利桑那州立大学Narayanan Neithalath教授、普渡大学Jan Olek 教授、同济大学肖建庄教授、兰州理工大学张云升教授及东南大学朱渊教授在大会特邀报告环节分享了3D打印混凝土的最新研究进展。
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以及来自华润水泥、拉法基豪瑞、上海建工集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绿色增材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格林普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专家参会,共商3D打印混凝土材料和结构的未来发展及应用。
会议期间,举行了两次大会特邀报告演讲,分别由来自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和中国的14位国际专家在线上分享他们在混凝土3D打印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此外,本次会议的分会场还有57场国内高校学者及企业专家的线下报告及3名海外学者的线上报告。报告的主题涵盖打印系统、材料、构件、结构、应用和标准,旨在推动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高质量、快速及科学发展。
混凝土3D打印技术具有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特点,是一种新兴的土木工程智能建造技术,凭借其打印过程无模板、自动化、数字化等优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同时,混凝土3D打印技术的出现也为创新型建筑和结构设计与施工、新材料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3D打印混凝土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建筑、市政、道路、桥梁、园林等相关示范工程,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会议旨在为与会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加强3D打印混凝土技术领域不同学科学者之间的交流,促进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高质量、快速及科学发展。同时,也希望本次会议能够建立起国家间,学术界与产业界,政府和非政府间的联系,能鼓励交流和分享,以促进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发展。